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契合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变化的趋势,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总纲领。近年来,河南省按照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的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四个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仍很突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于推动河南省经济较快速度较高质量发展、让中原更加出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深刻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从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出发,对新时代经济发展作出的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所谓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加快建设先进协同的产业体系,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其贯穿到建设的全过程。创新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必须以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使发展动力更足,发展质量更高。协调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关键方略,必须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同发展,让发展更加均衡。绿色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产业结构要向绿色、低碳、循环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开放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现实选择,要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乃至引领全球化,拓展发展新空间。共享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价值追求,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建设先进协同的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必须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作为支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独特作用,使之成为产业升级的持续驱动力;必须以现代金融为保障,充分运用各类金融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必须以人力资源培育为支撑,以人力资源提升弥补劳动力数量,为转型发展提供各类高素质人才和实用型人才。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科技、资本、高素质劳动力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协同投入实体经济,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全面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
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落实好企业经营自主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必须继续以开放促改革,扩大开放力度,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我们发展的短板和潜力所在,也是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环节和基本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根据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制定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
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倡导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
深刻认识河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多年稳居全国第5位,经济大省地位不断强化,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这一巨大的经济体量是建立在传统的发展方式和增长基础之上的,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依旧突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建设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也是我省补齐发展短板,确保与全国同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紧迫任务和客观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河南省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迫切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居民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从“有没有”的数量型需求转向“好不好”的质量型需求,并呈现出需求结构加快升级趋势,传统产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特别是钢铁、煤炭、建材、有色、石化、电力等能源原材料行业渐次达到或超过峰值,对短缺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庞大总量型传统经济转型形成了全面倒逼。我省传统产业块头大,能源原材料工业占整个工业总量的40%左右,产能严重过剩;新兴产业基础差、起步晚,高新产业占比不足规模以上工业的9%,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产能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十分典型和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这完全符合我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贯彻落实这一部署,有利于河南省顺应需求特别是消费升级新趋势,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河南省加快新旧动力转换、提升发展效率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和投资拉动为主,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面临动力转换节点。如近年来河南省投资效益系数不断走低,投资报酬率从2010年的22%下降到目前的5%左右;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不再;由偏重产业结构衍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受力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矛盾突出,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延续传统发展模式的空间接近极限,推动发展由资源和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迫在眉睫。创新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也是创新要素充分流动、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创新文化不断形成、创新动力不断增强的过程。落实党的十九大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河南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加快动力结构转换,有效克服资源环境制约,推动发展由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河南省补齐城乡区域发展短板、提升发展协调性的迫切要求。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和欠发达省份,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是城镇化水平低,2016年城镇化率仅为48.5%,低于全国近9个百分点,还没有跨过50%的转折点,同时中心城市实力不强,中原城市群城市一体化程度低,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能力不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目前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4倍;贫困县占全省县级行政区划近一半,贫困人口占全国全部贫困人口的8.2%,是扶贫开发任务最为艰巨的省份之一。三是区域差距大,以郑州为中心的周边9市发展水平较高,平顶山、安阳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任务重,南阳、商丘等农业比重大的地区发展水平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举措,有利于克服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补齐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的短板,增强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河南省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提升市场化程度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坚持以改革开放破解难题、释放活力,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展明显,对外开放实现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成效显著。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河南省改革开放起步晚、步子小、程度浅,市场化程度不深、开放水平不高,特别是河南省以完善产权制度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缓慢,以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体制机制不活仍然是制约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只有借助市场机制的高效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才能实现要素的有效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对河南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落实这一举措,有利于河南省按照发展所需,针对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克难攻坚,着力培育体制机制新优势,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强大动力。
3
准确把握河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河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决扭住发展不放松,坚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省提出的打好“四张牌”的要求,以打赢打好“四大攻坚战”为突破口,以统筹推进“三区一群”建设为关键举措,着力破解产业层次低、市场化程度低、城镇化水平低等突出短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河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
以新型产业为着力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做优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型产业,推动全省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是河南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紧迫的任务。新时期,我们要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加快把上游优势转化为终端优势,加快把传统产业优势转化为新兴产业优势,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以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和智能制造为主线,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着力把技术水平调高、制造能力调强、产业结构调优、产业链条调长,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发展。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以消费转型升级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主导产业,着力培育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会展服务、服务外包、居民家庭服务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房地产等传统产业,增强服务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把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新动能,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大力发展大数据、电子商务等网络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
以开放式创新为突破口,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开放式创新是河南省短时期内加速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新时期,我们必须紧抓新技术革命、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的历史机遇,依靠开放式创新,最大限度挖掘利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要充分发挥河南省区位、交通、市场、人力资源等比较优势,积极开展与先进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科技合作,吸引国内外一流大学、国际知名科研机构、世界500强企业、外资研发中心来豫设立研发机构或科技中心,搭建技术转移转化综合平台,实现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充分利用双向产业转移叠加的大好时机,鼓励外资投向河南省的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承接技术转移转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研发机构走出去布局创新网络,开展技术并购,参与国际合作研发,提升优势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展开放创新空间,加快线上线下结合,对接各类创新主体,整合利用国内外技术、成果、人才等各类创新资源,集成国际国内技术转移转化、创新成果展示发布、科技资源交易共享、知识产权和科技金融等各类服务功能。同时,要以开放式创新带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体系,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激发河南省各类创新要素资源的活力。
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城镇化的动力源泉,是有效实现新型城镇化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综合带动的重要支撑。新时期,要发挥中原城市群对全省新型城镇化的统领作用,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任务,加快落实“三个一批人”战略,逐步完善“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机制,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推动更多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推动农村人口最大限度向城镇转移。要以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为战略重点,高水平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着力提升郑州大都市区辐射带动功能,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基础设施一体衔接、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产业分工优化协作,全面提升中原城市群竞争力、辐射力、影响力和协调发展能力。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关键举措,通过优化完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着力发挥中小城市特别是县级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作用,加快构建多点支撑的网络型城市群。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根本保障,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增强以城带乡能力,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三区一群”建设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三区一群”是引领全省改革、开放、创新的高端平台,具有强劲的制度创新优势和战略示范效应。因此,我们要把“三区一群”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战场,构建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机制,引领河南省改革开放进入更深层次。要强化制度创新功能,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目标,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率先在产权制度、要素市场、营商环境、政企关系等改革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强化开放带动功能,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对河南省开放全局的战略支撑地位,加快打造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开放招商,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多措并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强化示范引领功能,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定期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统筹“三区一群”制度政策复制推广,推动“三区一群”战略效应在各地集中释放,增强引领全省改革开放创新的能力。
老家旅游
视频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