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日报 编者按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今年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他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却用全情的付出甚至生命,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在人民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历久弥新。
五年前的今天,兰考正式宣布脱贫,实现了焦裕禄当年的夙愿。昔日的风沙盐碱地,如今春光正好,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本报从即日起启动纪念焦裕禄诞辰100周年主题报道,致敬英魂,并满怀豪情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仲春之际,一场春雨过后,那棵著名的“焦桐”,连同遍布兰考城乡的泡桐,枝头的花苞愈加饱满,又到了要开花的季节。
从兰考县城去南彰镇周庄村,曾被当地人视作畏途,因为偏远难行。而现在,这个与山东仅一条渠沟之隔的村子俨然已是兰考板材加工业的工业园区。产业起来了,小村也掩不住新景:统一规划、设计的排排乡间别墅坐落大道两旁,株株绿植点缀其间。
2017年3月27日,河南省政府正式宣布,兰考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省首个脱贫县,实现了焦裕禄当年“治穷”的夙愿,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经典案例。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转眼五年过去,今天的兰考兑现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庄严承诺,接续“兰考之干”,瞄准“兰考大变”,拼搏创新,再展新颜。
兰考人的节奏明显加快了。从一顶帽子开始创业,到带领大伙发展板材产业、招商引资建起产业园区,周庄党支部书记蔡现禄一大早就出门,先去厂子看看,穿过随着搬迁不断缩小的老村,赶到快要收尾的住宅二期。产业要升级,急需扩大园区!
率先脱贫,更要率先振兴。踏上新的赶考路,兰考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再交一份出彩答卷。
一
仪封乡西二里寨村的脱贫户朱四江,这些年走路都带风。
在初步摆脱贫困后,再看到自家长年乱糟糟的小院,朱四江怎么也看不下去了。这两年县里开始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一宅变四园”,他看着宣传页上的描述,一下被打动:拆除大门及院墙,庭前院后种上瓜果和蔬菜,建设步道和游园,开放的小院变身花园、菜园、果园、游园,这是怎样的一幅新美景?
他积极参与改造,成了仪封乡第一家完成改造的“三类户”。院里变了模样,精气神回来了,找到工作又上班后,他更是干劲十足。
曾经的“贫困户”不仅脱了贫,更通过奋斗奔了小康。在兰考,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5288元增加到去年的18533元,参与“一宅变四园”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更是高涨,目前全县已完成7000多户改造。
“家家户户都变成了小花园,兰考不就变成了一个大花园?”兰考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孔德省笑着说出了目标。
人民群众内心深处改变面貌摆脱落后的渴望一旦迸发出来,就会产生惊人的能量,振兴之路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
“还得靠干,好日子才会好上加好。”朱四江也有了新体会。
兰考诞生了焦裕禄精神,也是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联系点。兰考人矢志要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坚定目标继续走在前、作示范,“干”字已融入干部群众的血液中。
只要不外出、没有活动安排,每天早上七点前,兰考党政负责同志都会一竿子插到底,直奔村头田间、施工现场、企业车间。在村民院门未开、企业负责人没到岗时,他们已经转了一圈、看了一遍,发现问题现场解决。
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走上新的赶考路,兰考县委书记李明俊说:“没有钻在热被窝里赶考的。”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白天带头干工作、晚上碰头说问题,这已是兰考县委一班人的常态。
“想发展更快一点,步子更大一点,就得比别人多干点。”县委班子成员们说,践行“三起来”、传承“三股劲”,不见行动都是空话。
二
蔡普光,堌阳镇新任镇长。上任才几个月,他去的最多的地方是音乐小镇。
好乐器,兰考造。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下的泡桐树,“长”成了民族乐器产业,如今成为兰考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
目前,兰考民族乐器产业从业人员达2万人,年产值近30亿元,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
推进民族乐器“产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兰考投资8.1亿元建设音乐小镇项目,一期、二期已经建成投用,三期一个星期就完成了135亩征地,施工建设马上开始。
“制作、生产、展示、销售、电商、物流、演艺、培训,届时在小镇都能实现。”蔡普光说,现在村里的手工作坊都来小镇聚集,民族乐器产业整体实现升级。
小镇不是摆设,兰考更不是一盆精心修剪出的盆景,要想发展得更好更快,根本上还要靠内生动力和自身努力。县委一班人对此有着清醒认识:还是要干。
2021年6月,省委书记楼阳生上任伊始就用两天时间专程到兰考调研,为兰考改革发展把脉问诊,明确表示要把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被写入大会报告。
紧抓这一机遇,兰考确定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高地,和全国共同富裕县域新样板、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新示范、全国县域改革创新新典范的“一高三新”战略定位。
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必须采取非常举措,兰考积极调整发展规划,拟将开发区规划面积扩至48.97平方公里,谋划建设30平方公里的“特别合作区”,打造郑州合作产业园、郑开科创走廊产业孵化园、新能源产业园、绿色建材产业园、现代家居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长三角合作产业园7个功能区。
为集聚高端要素,兰考加强与郑州大学、哈工大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对接,承接郑开科创走廊创新孵化、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同时以郑开同城化先导工程为引领,加强沿黄高速、郑开兰快速路、郑开兰城际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交通优势变枢纽经济打基础。
3月25日,在完成从本质上让开发区回归经济属性的一系列体制改革任务后,焕然一新的兰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挂牌,起步就定下了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标。
新时代的兰考人,视野已开阔,布局更开放,谋划愈深远。在上海经济、科技最活跃的区域,县委、县政府建设2000多平方米的兰考会客厅,一方面展示和推介新兰考,另一方面是要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未来形成“工作在上海,注册在兰考;孵化在上海,产业在兰考;研发在上海,生产在兰考;前台在上海,后台在兰考”发展新局。
三
紧紧围绕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部署要求,兰考改革创新的步伐越迈越大、越走越快,发展活力持续强劲迸发。
今年2月,兰考县召开一年一度的三级干部会议,蔡现禄和张庄村申学风、代庄村代玉建、白云山村陈保超、杜寨村李永建一起披红戴花坐到了主席台上,五位在2021年度村(社区)“明星党组织书记”评选中荣获最高“四星”的书记,成为会场最耀眼的明星。
好举措收获好效果,“明星党组织书记”评选大大激发起基层党员干部的斗志,兰考乡村振兴局面又一新。
“去年考了个好成绩,不代表永远考出好成绩。”白云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保超直呼“风光过后‘压力山大’,今年不下大力气,明年还不得从‘四星’掉下去?”
此前,为吸引各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汇聚兰考、扎根兰考,县委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重点企业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双八条”激励措施,瞄准的是全日制博士、“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和世界排名前200名高校的硕士以上“海归”,为此拿出的“真金白银”,力度空前。
一揽子的改革创新举措是兰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动力之源。优化县乡村三级中小学教育布局,实施县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变革,探索“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积分激励”的垃圾分类模式,乡镇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似一步,兰考跑步前进。
几年前,80后成功人士代玉建返乡发展,成为仪封乡代庄村党支部书记。几年后,在他的影响带动下,90后的张琰成了代庄对面什伍村的党支部书记。
年轻干劲足,张琰一上任就全力推进“一宅变四园”行动,迅速拉开了什伍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幕,如今该村不仅通上了柏油路、环境变模样,两层楼房的新村室也已建起。
什伍村是清代清廉名臣张伯行故里,发掘这一历史文化资源,兰考已规划打造张伯行廉政文化馆和廉政主题公园,依托焦裕禄干部学院培训资源,打造“焦裕禄干部学院—焦桐—焦裕禄展览馆—张伯行廉政事迹馆—青莲湖—仪封乡什伍村张伯行故居—廉政社区—‘两面镜子’廉政文化交流中心”研学路线,擦亮“古有张伯行、今有焦裕禄”廉政文化品牌。
张琰是兰考90后的代表,如今,大批年轻人接过接力棒,扛起了责任。
四
兰考闯出的到底是一条什么路?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人们关切的探询,当地人总会这样回答:兰考的振兴之路并不神奇,它是焦裕禄走过的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的共产党人应该走的路——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兰考不少地方,都张贴着焦裕禄的这句名言。2022年,恰逢焦裕禄诞辰百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兰考再赶考。行至半山,勇攀者进;赶考路上,接续实干!
老家旅游
视频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