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南网-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今天是:2025年08月30日 星期三 00:00:00
河南稻田的N种打开方式
2025-08-29 11140

核心提示


  水稻是河南重要的秋粮之一,种植面积约900万亩。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何挖掘更多的潜能?河南的稻田有了多种“打开方式”:一茬两收的再生稻、一水两用的“稻虾鳖”循环种养模式、变身网红打卡地的艺术稻田……水稻田里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想象力。


  中原大地,秋意渐浓。信阳市商城县李集乡何楼村斗岭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再生稻田里,稻浪翻涌,数台联合收割机穿梭作业,稻粒不断涌入储粮仓。


  不只是水稻收获,在如今的河南山乡,金黄稻浪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传统农业叙事正在不断翻涌出新花样。



  一茬两收水稻田里谋高产


  “今年8月初就开镰了,比去年早了10天!”8月27日,信阳市商城县李集乡何楼村90后新农人何建强站在地头算起了“效益账”:再生稻不仅比传统单季稻收益更高,还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既保护生态,又提升了稻米品质,他擦去额头上的汗珠,看着连片的千亩稻田难掩兴奋。


  “一季种植,两季收获”是再生稻的核心优势,头茬稻收割后,无需重新播种育秧,稻桩休眠芽经过科学管理即可再收一季。


  “今年头茬亩产有望突破1300斤,加上二茬,全年亩产预计超1800斤!”从最初带头试种到牵头成立合作社,再到注册“豫春河”商标、添置加工设备,商城县鄢岗镇曹寨村党支部书记、首批再生稻试种大户曹启铜一步步带动当地90多户农户踏上了再生稻种植的增收路,目前,该村再生稻种植面积达3800多亩。


  据了解,自2014年试种40亩起步,到2025年预计扩展至18万亩,商城县再生稻种植面积增长近4500倍,增产超过3亿斤,产值突破7亿元。再生稻已从一项农业技术,升级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循环产业。


  在这一过程中,商城县打出“技术+规模+品牌”组合拳。技术上,组建优质稻米专家团队,由3名正高级农技推广研究员领衔,95名农业科技人才分包乡镇,技术指导覆盖率超80%。2024年以来,已开展技术培训40余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近千人次。


  品种布局上,筛选出“桃优香占”“隆晶优1212”两个优质品种,良种推广应用率超60%;同时,按照“承包权不变、经营权连片”原则,由村集体流转土地或新型经营主体托管,让零散地块连成“万亩田”。


  目前,商城县已建成19个再生稻示范基地,8个乡镇实现万亩以上规模种植。此外,商城县还深化与河南农大、省市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建强“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将再生稻纳入保险和信贷支持范围。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1.2亿元,专项用于产业规模经营奖补、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牌打造。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科技创新、优化品种结构、提升机械化水平等举措,推动再生稻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商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孝国表示。


  同为信阳市再生稻核心产区,光山县种植面积已达20多万亩。该县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600多亩种植水稻,并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全省首家大型智能化育秧工厂,年育秧能力近百万盘。“相比传统大棚,工厂育秧更省地,温湿度全程可控,秧苗更壮、质量更稳。”合作社负责人刘正礼介绍。


  今年以来,光山县先后遭遇早春低温、移栽期干旱和后期高温等多重不利天气。县农业农村部门强化技术支援,组织4支服务队、45名技术骨干,对全县32个主要生产基地实行包联服务,有效减轻了气象灾害影响。


  依托“光山蓝”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光山大米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目前,全县共有7家企业14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培育10个市级、8个省级知名品牌。“光山蓝”优质大米远销武汉、合肥、郑州、深圳等城市,正成为当地一张崭新的农业名片。




  一水两用水稻田里收鱼虾


  潢川地处江淮流域,淮河支流穿境而过,丰沛的水资源与温润的气候,孕育了这片“鱼米之乡”。


  初秋时节,信阳市潢川县振磊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晚稻绿意葱茏,水渠中虾戏鳖游。“刚开始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啥都不懂。”振磊合作社负责人王磊望着眼前3600亩种养基地,回忆起2019年创业时的艰辛,不禁感慨。


  过去这片土地,农户仅靠“逮鱼摸虾”零星补贴家用,真正的转机来自农科院校专家的“上门问诊”——他们带来生态种养理念,指导农户科学安排种养时序,帮助合作社从传统“稻虾共作”升级为“一稻三虾”模式,实现一年三茬小龙虾,亩产突破500斤。如今,“一水两用、一田三收”的循环农业模式,已成为乡亲们实实在在的“致富田”。


  更令人振奋的是,2024年试验推广的“稻虾鳖”立体循环模式,让水稻、小龙虾与甲鱼在田间形成闭环生态链:“水稻固氮、虾粪肥田、鳖吃杂鱼。”试验田中的生态甲鱼预计亩产可达200多斤,土地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近30%,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在河南省农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9条小龙虾生产线与2条甲鱼生产线高速运转。透过玻璃窗,自动化设备精准完成甲鱼清洗、蒸煮、分装等工序,仅掏膛环节需人工辅助——这套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发的生产线,日加工甲鱼达30吨,工艺水平全国领先。


  “以前养出来的虾、鳖多是鲜销,价格看天看市。如今从活体到加工、从粗加工到深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在增值。”该公司的总经理王新义介绍,依托“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合作社+渠道”模式,企业已建成集种苗繁育、规模种养、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年加工小龙虾3万吨、甲鱼1万吨、淡水鱼3万吨,综合加工能力和工艺水平位居同行业全国第一梯队。


  产业链的延伸甚至实现了“变废为宝”。该公司研发团队从虾壳中提取虾青素、甲壳素,制成保健品原料。如今,企业旗下“龙小甲”“中华黄鳖”等品牌享誉市场,线上平台甲鱼产品日销8000至1万单,产业实现了“养殖有规模、加工有深度、销售有渠道”的良性循环。


  “南有潜江、东有盱眙、北有潢川”,一语道出潢川在全国小龙虾产业版图中的地位。从最初的“大路货”外销,到如今的“高精尖”全产业链布局,潢川用10余年时间完成了产业蝶变。目前,潢川已成为河南省最大的无公害生态甲鱼养殖基地,600余户养殖户、40余家专业合作社、近80家熟食加工企业,共同撑起年产值20亿元的产业集群。


  从田埂间的生态种养,到车间里的精深加工,再到屏幕前的直播热销,潢川县借助“稻虾鳖”这种“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循环种养模式,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推动了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为河南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崭新路径。




  一田多景水稻田里载乡愁


  “好美啊!”“快看!稻田里有哪吒!”


  8月24日,在汝阳县三屯镇东保村的马兰河畔,一群来自洛阳市涧西区的小学生,在老师的陪伴下,乘着小火车穿梭于稻田之间。汽笛声与欢笑声回荡在岘山脚下,他们登上观景台,一眼望去——主题稻田画栩栩如生,稻浪如绿毯般随风起伏,舒展至天际。


  “在我们这儿,种地也能种出‘花样’!”三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选伟笑着说,东保村是全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靠着富硒旱稻起家。2021年,三屯镇党委政府成立工作专班,推动该村走上农文旅融合转型之路,让静态的稻田“活”起来,让美丽的资源“火”起来。


  稻田小火车、小黄牛萌宠园、稻田小镇音乐节……东保村依托千亩富硒旱稻基地,以高标准农田为基底,以稻田艺术为纽带,结合千亩水稻种植场景与稻米科技文化,稻田变成了舞台和乐园,稻田小镇的名号愈发响亮。


  但在“季节限定”的美景背后,如何留住游客,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带着这样的思考,工作专班的重心开始转向文化价值的深挖与转化。他们不再满足于让游客看见稻田之美,更希望引导大家走进乡村——去追溯一粒米的生长旅程,去感受一滴油的制作故事,去体验农耕里的乐趣。于是,从2024年年初开始,稻田小镇的研学项目正式启动,东保村的乡村旅游迈出了从“视觉观光”到“沉浸式文化体验”的关键一步。


  截至目前,稻田小镇累计接待游客已超23万人次,今年清明假期门票收入突破10万元,春季研学活动《一滴油的故事》接待团队超30批次,实现研学收入22万元。


  赚了钱,村民如何受益?


  2023年7月,稻田小镇和北京初心农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数字化乡村运营平台,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推动乡村运营模式转变为“县域统筹、整村运营、即时分账”,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乡村合伙人+村民”的合作模式,村民可以小额入股项目。


  以观光小火车为例,郭向前等4名村民每人入股2万元,成为“合伙人”,负责日常运营,占股60%;另有24户村民股东,每户筹资1000元,以资金入股,共同占股20%。


  “这种分红,不只是纸面上的合同约定,而是时时刻刻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郭向前坦言。他之所以愿意出资成为“合伙人”,就是看中了数字乡村运营平台的“即时分账”功能,现场扫码消费,分红实时到账,主打公平、透明、即时。


  2023年10月份以来,该村文旅收入达到346万余元,其中村集体收益242万元,乡村合伙人收入89万元,村民股东收益15万元。


  如今,漫步于稻田小镇,听风吹稻响,望山水相融,空气中飘着清新的稻香。稻田小镇融合农业观光、休闲体验与文化创意,开音乐节、办研学营、做主题稻田画、设露营区……农、文、旅彻底“融”了起来,成为洛阳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我们从农业出发,但不止于农业。”汝阳县文广旅局局长肖延武语气坚定、信心十足。


  从信阳的再生稻、潢川的“稻虾鳖”循环种养模式,到汝阳的稻田小镇,河南的稻田不再是仅仅追求产量上的“吨粮田”,更是迈向资源集约、环境友好、产业融合的“增值田”。中原稻田里的智慧与创新证明,立足资源优势、对接市场需求,催生出有特色、有热度、有前景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将成为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记者 尹小剑 黄红立 刘一洁 通讯员 翁应峰)


  记者手记


  秋意渐浓,行走于河南的稻田之间,扑面而来的,不仅是稻香,更是一种蓬勃的创新气息。


  技术新。在信阳商城县的再生稻田里,90后新农人何建强喜滋滋地算着“一季种两收”的效益账。从40亩到18万亩,再生水稻面积增长的背后,是一位位农民从“敢闯”到“敢成”的信念,更藏着技术下沉的扎实轨迹。


  3名正高级农技推广研究员领衔,95名农业科技人才分包乡镇,技术指导覆盖率超80%;2024年以来,已开展技术培训40余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近千人次。科技,正成为这片土地最沉稳的力量,让水稻田实现“一季种植,两季收获”,直奔“吨粮田”。


  模式新。潢川的稻田有着另一番景象,水波潋滟,虾戏鳖游,俨然一个自成一体的小生态,颠覆了“稻田只产粮”的固有认知;更大的惊喜在加工车间里,在河南省农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动化设备精准完成甲鱼清洗、蒸煮、分装等工序,这套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发的生产线,日加工甲鱼达30吨。


  从活体到加工、从粗加工到深加工,从“稻虾共作”到“全产业链布局”,潢川用10年完成产业转型,实现了“养殖有规模、加工有深度、销售有渠道”的良性循环,从“一亩田”里链出了更多价值,让农业效益更丰厚。


  观念新。最令人惊喜的,是汝阳的稻田小镇。小火车穿梭稻浪、木栈道蜿蜒田间、研学课堂上欢笑不断……在汝阳,稻田不再是单一的生产场所,而是承载文化与乡愁的艺术空间,农业变成了有吸引力的产业,农村变成了向往之地。


  眺望中原稻田,这三幅画卷共同诉说着一个事实:农业从来不是“夕阳产业”,在技术、模式与观念的持续创新中,农业的边界将不断拓宽,乡村的价值正变得愈发多元。


视频河南

 老家河南网-老家河南主题曲 老家河南主题曲

今日河南

 老家河南网-河南:开展2025年“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
河南:开展2025年“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

2025-02-08

 老家河南网-2025年河南省“春风行动”启动仪式
2025年河南省“春风行动”启动仪式

2025-02-08

 老家河南网-河南省庆祝第八个“中华慈善日”活动举行
河南省庆祝第八个“中华慈善日”活动举行

2023-09-07

 老家河南网-汝阳窑沟:冰雪运动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
汝阳窑沟:冰雪运动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

2025-02-08

 老家河南网-奋力书写“中国饭碗”的河南担当
奋力书写“中国饭碗”的河南担当

2025-05-21

 老家河南网-美丽画卷

猜你喜欢

  •  老家河南网-“了不起的甲骨文”亮相数博会
    “了不起的甲骨文”亮相数博会

    8月28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在郑州举办。备受关注的“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将在本届数博会主会场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呈现,这也是河南日报社倾力打造的“了不起的甲骨文”文化IP首次以展览形式在省会郑州亮相。  7月1...

  •  老家河南网-河南稻田的N种打开方式
    河南稻田的N种打开方式

    核心提示  水稻是河南重要的秋粮之一,种植面积约900万亩。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何挖掘更多的潜能?河南的稻田有了多种“打开方式”:一茬两收的再生稻、一水两用的“稻虾鳖”循环种养模式、变身网红打卡地的艺术稻田……水稻田里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想象力。  中原大地,秋意渐浓。信阳...

  •  老家河南网-河南省上线结婚落户“一件事”服务
    河南省上线结婚落户“一件事”服务

    8月28日,记者从省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局获悉,在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到来之际,我省上线结婚落户“一件事”政务服务,情侣们只需动动手指,“领红本+迁户口”一次搞定,让成家立业办得又快又甜。  结婚落户“一件事”服务在全省各地婚姻登记机关落地实施。河南省户籍的男女双方在婚姻登记窗口,...

  •  老家河南网-第四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启动
    第四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启动

    8月22日,主题为“聚力赋能、个个精彩”的第四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启动仪式在开封举行。河南第四届“全省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同步启动。  副省长李涛出席活动并致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白清元出席并讲话。  个体工商户在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老家河南网-中原首家空中超市开业
    中原首家空中超市开业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低空飞行器技术逐渐走向成熟,超市“进化”到了天上。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的河南低空经济产业园内,就藏着中原首家空中超市。  空中超市是个啥超市?智能购物车全程伴随、无人机配送商品……8月18日,这家名为“万物可联空中超市”内的工作人员将分拣好的商品打包装入无...

  •  老家河南网-周口市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周口市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前,中共河南省委决定:  黄玉国同志任中共周口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张建慧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周口市委书记、常委、委员。

  •  老家河南网-中国河南国际集团官宣亮相
    中国河南国际集团官宣亮相

    8月12日,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河南国际集团”)召开干部会议。会上,省委组织部宣读了省委关于中国河南国际集团领导班子的任命决定。重组后的中国河南国际集团注册资本120亿元,按照省管工商类(商业一类)重要骨干企业管理,省政府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省商务厅、省...

  •  老家河南网-河南三项考古发现入选2024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河南三项考古发现入选2024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记者8月11日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由国家文物局主编的《2024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共选取38项2024年度重要考古发现,其中,河南有永城王庄遗址、洛阳七里河东周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三项考古发现入选。  王庄遗址位于永城市苗桥镇曹楼村王庄村民组周边,经国家文物局...

  •  老家河南网-河南这3个消费新场景缘何获全国推广
    河南这3个消费新场景缘何获全国推广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2024年度全国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我省的洛阳市洛邑古城、焦作市云台山岸上村、新乡市胖东来·大胖商超等3个案例榜上有名。这些案例缘何入选?“新”在哪儿?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  临近晚上9点,洛邑古城内依然游人如织,小桥上、灯影墙边闪光灯频闪,来自各地...

  •  老家河南网-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发布
    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发布

    (2025年7月31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9号  《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已经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7月31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  老家河南网-河南省财政下达资金2.6亿元支持抗旱保秋
    河南省财政下达资金2.6亿元支持抗旱保秋

    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8月4日,财政部下达我省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13150万元。其中,农业防灾减灾资金6330万元、水利救灾资金6820万元,支持清洗维修机井,灌溉设备维护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等。  省财政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当天将资金全部下达市县,并专项调度现金...

  •  老家河南网-2025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名单出炉
    2025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名单出炉

    记者8月4日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2025年度河南省级绿色制造名单日前发布,共计有绿色工厂467家、绿色工业园区22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7家、绿色设计产品型号13个,至此全省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突破1000家。  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实施单元,以此次入选省级绿色工厂的...

  •  老家河南网-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河南集结营在郑州开营
    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河南集结营在郑州开营

    月23日,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河南集结营开营仪式在河南省科技馆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荷兰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58名海外华裔青少年齐聚郑州,开启以“共同的根 共同的魂 共同的梦”为主题的中原寻根之旅。  省侨联、省科协、省文联、省文物局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开营仪...

  •  老家河南网-郑州迎盛会!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来了
    郑州迎盛会!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来了

    7月23日至27日,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河南·郑州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本次活动以“弘扬‘上海精神’,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旨在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共识,把“五个共同家园”美好愿景转化为...

  •  老家河南网-河南成功发行政府债券276.8541亿元
    河南成功发行政府债券276.8541亿元

    7月23日,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河南在北京成功发行政府债券276.8541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25亿元,主要用于郑州和许昌两市交通、教育等建设项目;新增专项债券133.206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23.4461亿元、城乡发展86.7119亿元、社会事业4.848亿元、棚...

  •  老家河南网-甲骨文在香港“舞”起来
    甲骨文在香港“舞”起来

    “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将甲骨文广播体操首次引进香港。7月19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厅里,18名身着甲骨文文字T恤衫的香港小学生,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甲骨文广播体操展演,让沉睡3000多年的古老文字在香江之畔“活”了起来。  随着古朴的音乐响起,小学生们以身体为笔,将卯、走、舞、射等...

  •  老家河南网-培育产业链 加快制造强省建设
    培育产业链 加快制造强省建设

    7月19日,走进位于汝南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立马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区,空中的吊臂将车架、外壳等零部件精确运送到每个工位,一辆电动车从车架上线到整车下线仅需40秒;一辆辆成品车在全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指挥”下有序分拣入库,即将漂洋过海。  “汝南基地是立马车业集团全国五...

  •  老家河南网-2025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发布
    2025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发布

    2025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抢抓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重大机遇,聚焦“1+2+4+N...

  •  老家河南网-新飞:“智”造蝶变 老品牌焕发新活力
    新飞:“智”造蝶变 老品牌焕发新活力

    流水线上,机械臂灵活挥舞;控制室里,数据大屏上各项信息一目了然……在位于河南省新乡市高新区的新飞智家科技产业园里,河南新飞智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飞)这家41岁的“冰箱老兵”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升级,在智能制造领域迈出坚实步伐。  国民老品牌的再出发  “新飞从1984年开始...

  •  老家河南网-宇通客车为何能驰骋全球
    宇通客车为何能驰骋全球

    7月4日,一则来自欧洲的消息让中国智造再次成为焦点——宇通新一代纯电城间车IC12E顺利穿越德国、丹麦、瑞典、挪威四国,完成全球首次纯电城间车长途全路况测试。  全程1272公里的严苛挑战,不仅验证了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续航、补能和动力性能,更让意大利Adnkronos、西班牙Eu...

入驻商家

 老家河南网-白象食品
 老家河南网-华英
 老家河南网-风神轮胎
 老家河南网-金星啤酒
 老家河南网-正弘置业
 老家河南网-河南卫视
 老家河南网-羚锐
 老家河南网-河南老家
 老家河南网-大洋
 老家河南网-鼎瑞农业
 老家河南网-王守义
 老家河南网-许继
 老家河南网-宇通客车
 老家河南网-思念
<
>